【禁止他国向美国出售商品】美媒评中国开创了出口管制的先例,怎么看待中国的迅速反制?

发布时间:
2025-04-21 22:55
阅读量:
3

内容提要:

美国启用全新原产地核查系统,严打中国商品借道东南亚国家转口避税行为。越南、新加坡、泰国配合行动,建立监测机制并加强原产地证书审核。中国商务部紧急预警,提醒出口企业警惕东南亚国家政策收紧,避免因原产地造假面临罚款或贸易限制,凸显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全球供应链监管升级。

一、在实施对等关税之后,美国启用原产地核查新系统来打击第三国转运行为。



狡猾的美帝官员,在特朗普宣布实施高额对等关税之后,为围堵中国商品经过东南亚、南美、墨西哥等地绕道出口美国的漏洞,正在积极酝酿一系列针对第三国转运的打击措施,以确保打击中国商品出口美国的效果。

其中措施之一是,建立一套全新的全球货物追踪系统,旨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全球货物的运输路径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通过第三国转运出口美国的规避关税的行为。

据悉,白宫正在酝酿一系列针对第三国转运的打击措施,包括:

1.建立全球货物追踪系统;

2.对转口贸易实施“连带式”处罚;

3.曾被搁置的《贸易执法强化法案》可能借此机会重新出台。

《贸易执法强化法案》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于2019年提出的,但因民主党反对未能通过。由于中美新能源产业摩擦加剧,该法案在2024年重启,并意外获得两党罕见共识。



该法案的条款堪称“史上最严”,包括:

1.将“关税欺诈”列为联邦重罪,企业高管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

2.要求进口商提交商品全供应链数据,连一颗螺丝钉都要说明“来源去向”,合规成本大幅增加,单个货柜的文件认证费用可能超过5000美元;

3.连带机制:发现一家企业存在转口贸易行为,可直接暂停该国所有关联企业对美出口;

4.天价罚款:逃税金额的300%罚款+追溯10年企业利润。

据悉,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已被列为首批重点监控国家。如果该法案获得通过,经第三国简单加工将不再被视为“原产地转换”,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可能会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美国这套全新的全球货物追踪系统和史上最严的《贸易执法强化法案》虽然还在修改完善中,并未提交国会投票,但风声传出,也可能是白宫官员有意向一些国家提出要求,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地已经开始积极配合美国拟议之中的打击转口贸易的行动。

二、新加坡声称:不会容忍其它国家企业利用与新加坡的关联来规避其它国家的出口管制。



4月4日,新加坡海关发布通告称,新加坡不会容忍其它国家的任何企业,利用与新加坡的关联来规避其它国家的出口管制,并特别注明这适用于新加坡所有的贸易伙伴!

在这份通告中新加坡官方表示,美国等一些国家对先进半导体、半导体制造设备、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有些企业以新加坡来作为中转站,从其它国家进口出口管制的技术装备或者是人工智能芯片,通过新加坡然后出口到被美国等国家实施该设备出口管制的国家。

通告称,新加坡将会对在新加坡从事欺诈以逃避出口管制的企业或者是个人采取行动,以杜绝该类事情发生。

最近两年,媒体披露了一些类似事件。美国不允许把智能芯片卖给伊朗、俄罗斯等这些国家,这些国家就通过开设在新加坡的企业从美国购买芯片,然后再转售给这些国家。

比如,2024年7月至9月,新加坡购买了77亿美元的英伟达芯片,占到英伟达销售额的28%,同比暴增1.85倍,但新加坡贸易副部长却宣称,英伟达向新加坡交付的芯片占比还不到1%,其余大多数芯片被转手到新加坡以外的其他国家了。

对此,美国已向新加坡发出警告,如果新加坡不能阻止类似事件,后果很严重,严重到新加坡以后也买不到美国的智能芯片了。

像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家,高度依赖美国的进出口,自然不可能为了向某些国家提供实施规避限售、禁售措施或高关税的便利而得罪美国,损害自己的利益。

三、越南承诺:建立“中国商品转口监测系统”,加强对中国商品的管控。



2025 年 3 月 14 日,越南工业和贸易部长阮鸿典和美国贸易代表 (USTR) Jamieson Greer ,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会议上讨论了在美国新关税政策之后,越南与美国打击贸易原产地欺诈及非法转运的这项合作。

这是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两国贸易部门之间的首次部长级会议。

据越通社报道,越南与美国经贸谈判已经达成阶段性共识,其中包括越美合作建立防止欺诈性贸易、贸易原产地欺诈和非法转运的机制。

报道称,达成的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美方暂缓原定对越南征收的 46% 对等关税,观察期设为 90 天,至2025年7月8日。

第二,越南承诺降低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扩大对美国商品的市场准入,对汽车、木材、液化天然气等部分商品,已通过第73号法令实施关税减免。自2025年5月1日起,越南将进一步扩大美国商品的准入范围。

第三,越南承诺加强原产地管理,打击通过越南中转至美国的中国商品,包括建立“中国商品转口监测系统”,试点阶段自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

第四,越南已组建部长级技术谈判小组,计划在2025 年 4 月 30 日前完成首批关税调整的立法程序,并提交“供应链追溯系统”方案。

第五,将按照美方要求,加强对半导体、卫星设备等军民两用技术出口中国的管控。

2024年,越美贸易逆差达1235亿美元,美方认为越南需通过市场开放与政策调整解决这一问题。越美均认为千亿美元贸易不平衡中,有一部分为中国通过越南转口美国的商品,因此,美国计划在第二季度内开始启用新的原产地核查系统,并对越南提出了此类要求。

越南总理范明政,向美国承诺收紧对中国商品的管控,要求加强打击贸易原产地欺诈,防止第三国货物借道越南转口美国。要求越南工贸部牵头制定“供应链追溯系统”建设方案,以应对美方对货物原产地的关切。

4月10日,越南第389指导委员会(即越南反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伪劣商品国家指导委员会)已发布公告称,将严厉打击涉及商品原产地的贸易欺诈行为、货物非法过境以及被用作向第三国出口虚假货物以逃税的中转站行为。

四、泰国商业部外贸厅表示,为打击贸易规避行为,将加强对42种产品原产地证书审核。



商务部在其官网的经贸动态中,提醒中国出口商,关注泰国打击原产地证书造假问题。按照转口贸易的基本套路,借道某个国家向美国转出口,首先需要通过造假,获得这批转口美国商品的泰国原产地证书。

在美国未关注该规避关税行为之前,因为转口地国家的企业也能获得一些收入,一般对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当该行为将危及本国重大经济利益时,自然会加强打击。

泰国外贸厅厅长披塔表示,近期发现有42种产品存在冒领泰国原产地证书、规避美欧高关税的情况,特别是铝膜和电动自行车。为此,泰国外贸厅已经加严审核流程,生产商必须通过审核后才能申请原产地证书,以避免泰国产品受到牵连而遭受美欧的贸易救济措施。

据悉,这42类产品主要包括:蜂蜜、钢管、无缝钢管、水槽、铝膜、硬盘、钢制接头、木柜、电动马达和发电机、自行车、玻璃纤维、电动自行车变速器、锯齿刀片、冰箱等。

五、中国商务部发布预警:多个东南亚国家严查原产地证造假。



三郎披露的新加坡、越南、泰国因应美国计划打击转口贸易的动态,加强对原产地证书的管理,加大对利用他们的国家转口美国逃避关税行为的打击,并非空穴来风。4月16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则紧急预警通知。

通知中称:为防止原产地造假行为,越南工贸部近日颁布了第2515/BCT-XNK号文件,要求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管控,防止原产地造假行为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越南开始严查原产地造假行为之前,商务部便曾就“泰国打击原产地证书造假”一事发出紧急通知。

根据商务部发出的类似紧急通知,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料,尤其在美国对包括越南在内的多个国家采取关税政策的背景下,更显复杂。中企和中企在这些国家开办的企业,在利用这些国家向美国出口商品时,一定要注意保障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来源的可追溯性,符合进口国关于食品卫生安全和溯源的相关要求。

此外,出口企业还需慎重考虑出口产品所需原材料的供应来源,确保符合进口商的该方面的要求。以保障与合作伙伴国之间的利益平衡,同时不影响合作伙伴国企业的生产与出口活动。

面对美国在对等关税之外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步步限制和紧逼,中国出口企业需要提高警惕,注意转口地国家最新的法律要求,避免无谓的没收、罚款等损失。

【作者:徐三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