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大量「人造蛋」流入市场,是真的吗?「人造蛋」是怎么生产的?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
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预制蛋、外卖蛋、配料表没有鸡蛋的“蛋”等,非带壳的人造蛋问题,已经在末尾更新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震惊了,怎么市面上还有“人造蛋”这么文艺复兴的谣言啊。
这个央妈辟谣“人造蛋”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吧?
仔细看了下时间,还真是今年的问题。
那么今天我告诉你为什么从畜牧业的角度不可能有“人造蛋”这种东西当做真鸡蛋卖给你。
首先,预制蛋,包装鸡蛋,植物蛋是有的,但是带壳能打出来蛋清蛋黄的人造假蛋是没有的。
假蛋真相央视2010年就做过一期辟谣视频打击“人造蛋”谣言。
具体来说,当时的网络上和一些线下传播的视频里就有人造蛋的视频:
比如把工厂工人做玩具蛋的过程谣传成人造蛋的:
其实这些阿姨在做的是卖给小孩玩的仿真蛋:
另外,像月饼、粽子里面的咸蛋黄有时候为了大小均一,是用蛋黄液打散后重新加工成整个的,也被当做是“人造蛋”的谣言:
还有常见的一个当做人造蛋谣言的视频是用海藻酸钠做玩具蛋做着玩的:
这些是十几年前就流传的视频,目的是骗子通过网络宣传“假鸡蛋制作技术培训”广告,宣称用氯化钙、海藻酸钠等材料可制造“以假乱真”的鸡蛋,成本仅需5-8分钱/枚。然后骗子通过收取高额学费牟利,但实际配方仅能制成凝胶状物质,与真鸡蛋相差甚远。上面贴出来的央视《焦点访谈》在2010年已对此类骗局进行曝光,揭露其本质是“骗中骗”(利用想造假者骗取学费)。
但是去年这些谣言又有新活啦。
他们可能知道这些老视频可能起不到效果了,开始宣传一种船新的人造蛋制造方法:
这些新的谣言视频通过剪辑或者倒放的手段,把蛋液加工厂或者蛋黄加工厂的视频倒着放,造成了一种鸡蛋从蛋黄变成整个鸡蛋的错觉。
其实这些视频都有个共同点,他们一般都是描述蛋白制作的过程,很难看出蛋壳制造的过程。
专家指出,鸡蛋结构复杂(如蛋壳的三层膜、蛋白的浓稀分层、蛋黄系带等),人工模拟成本极高。例如,蛋壳需精密复刻碳酸钙微观结构,而蛋清蛋黄需模仿蛋白质与卵磷脂的天然比例。央视报道光是蛋黄和蛋清的成本就得40块钱一斤,还没算上制造超仿真蛋壳的价格,简直贵得离谱。
而在大型蛋鸡养殖场,我们通常按照70%的产能计算产蛋率,也就是10万只鸡,一个月能下10万×30×0.7个蛋,大约是210万个,扣除了饲养人工等成本,每斤鸡蛋的成本价差不多2块钱左右,市场价也就4-5元左右。
即便是做的不太像的氯化钙蛋壳+海藻酸钠的仿真鸡蛋,成本也要4块钱一个了,比可生食鸡蛋还贵,谁要买啊。
话又说回来,2000-2010年有大量食品安全的谣言,比如“肯德基使用转基因六翅鸡”,“塑料大米”,“黄瓜不是直的,直的黄瓜是喷药的,致癌”,“塑料紫菜”,“棉花肉松”,“包子馅是纸箱子打出来的”(这个确实上过电视台,但是属于编导自导自演造谣的,并且已经被判刑了,请大家不要再说纸箱子肉馅是真的),“酱油是头发做的”等等。
随着网络兴起,科普视频越来越多,这些谣言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了,唯独“人造鸡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谣言,在没有流媒体的时代就口口相传,虽然2010年有过央视带头的大规模辟谣,但是它能突破历史的突围,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全新的版本出现,至今仍然像都市传说一样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是因为鸡蛋本身非常容易坏,也容易变性,二是各种制造鸡蛋的视频也太多了,非常容易做成人造蛋的造谣素材。
有些真鸡蛋煮了以后会像像皮球一样有弹性,就会被造谣成人造蛋的证据。
消费者偶尔遇到“弹性蛋黄”(即“橡皮蛋”)或“软壳蛋”,常被误认为人造蛋。实际原因包括:
- 饲料问题:棉籽饼粕未脱毒导致鸡中毒,产下蛋黄硬化;
- 储存不当:鸡蛋冷冻后蛋白变性,或久置导致蛋黄膜破裂;
这种鸡蛋确实不能吃了,可以赶紧扔掉。
还有一些畸形的蛋可能是母鸡的输卵管异常或疾病导致蛋壳畸形。
另外,还有一些老年人喜欢把鸡蛋泡在各种溶液里,然后被家里年轻人误会成假鸡蛋的:
该用户上传一段视频,怀疑买到假鸡蛋,因为蛋黄像咸蛋黄一样。
半年后自己出来澄清:
说到底,还是因为人造鸡蛋玩具以及做蛋液的视频太多了,所以视频素材很多,以及蛋黄蛋白是真的容易变性,让人误以为买到假鸡蛋。
而像“六个鸡翅的鸡”这种东西没有实体,也就没法拍到视频,很容易被辟谣或者不攻自破。
总之,人造鸡蛋这个谣言请不要再出新版本了吧。
外卖蛋:
另外,评论区有不少反馈外卖的鸡蛋吃起来塑料感很重的,有可能外卖的蛋不是现煎的,而是预制蛋,添加了防腐剂,保水剂,稳定剂等食品添加剂,只要是正规厂家按照标准生产的能吃是能吃,就是不好吃。
另外,即便是这种预制蛋也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这样的看起来是批量煎好后冷冻的。
但是像下面这种过于规整的,看配料表蛋白液和蛋黄液分开的,而不是全蛋。
是蛋白液和蛋黄液加了一些成型剂(黄原胶、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都是凝固成型的作用)调出来的,口感可能不太好会偏塑料一点:
遇到这样的外卖,如果商家还坚持说是自己现做的,那么可以直接投诉。
配料表没有鸡蛋的炒蛋:
理论上来说,这种预制的嫩炒蛋虽然加了很多添加剂,但是主要配料仍然是全蛋液,不是拼凑的产品。
如果买到配料表没有蛋液的蛋,可能是不小心买到植物蛋了,因为植物蛋成本并不低,甚至比真鸡蛋的制品还贵一点,所以是没什么必要特意卖给你假的:
因为蛋鸡场包装鸡蛋的时候,会有大量碎掉的蛋,有的大型养殖场为了节约成本可能会将这些蛋液加工低价出售。但是用豆制品做的蛋肯定是要从头加工的。所以成本反倒更高。
另外还有评论反映卤蛋吃起来怪怪的问题
这个可以看看配料表,如果配料是全蛋或者全蛋液的,那么就是直接做出来的,而配料是蛋白液+蛋黄液的,可能就是分开做出来再组合的。口感可能会不一样,但是没有什么必要掺入不是鸡蛋的塑料,因为鸡蛋本来就很便宜了。为了节约这点成本违法实在得不偿失。
以上~
近期写的有趣文章:
众所周知,辣是一种痛觉,那么吃完辣后吃止痛药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