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很崇拜美国吗?

发布时间:
2025-04-27 12:18
阅读量:
2

坐标日本,真实经历。

我最近在读设计夜校,班上有一位真央小姐,“制服控病娇系”日本女生,金发深V白衬衫配西装裙,长方形眼镜,讲话会双手捂嘴娇嗔说「哈子卡西」那种。她平常对我(本中国同学)连眼神都不屑施舍一下,说话基本是“哦……そう……”级别的敷衍。

但某天我美国同事来找我,路上偶遇了她和她的小团体。

你无法想象,一听说“这是美国人”的时候,这位平日对我冷如冰霜的OL小姐姐瞬间开机升级: 突然用尽洪荒之力,从她毕生的英语单词库里挤出一句日式英语:

“OH!哎!拉胡!阿美力卡~~~❤️” ( I love America )

是的,一秒钟从我记忆中的高岭之花,变成了卡哇伊打光板。由于真央小姐用力过猛的,站在一旁的我目瞪口呆,又无奈又好笑,甚至开始真正审视“日本人媚美”文化现象。

我一直以为媚美就是玩梗,等真发生在我眼前的时候,才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人到底怎么想的?


【喵要说】这不是恋爱脑,这是集体心理的历史回音

我一直研究日本历史,其实从历史维度看,真央小姐这种反应并不意外。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美国就以“占领者”身份入驻日本,GHQ麦克阿瑟和一帮美国大兵咔进来,帮忙制定宪法、重建社会、输出民主(和可乐)。

从那一刻起,美国在日本人的集体潜意识中,不仅是“胜利者”,更是“救世主”。所以,美国人对他们而言,不是普通「外国人」,而是世界上最强大文化权力的象征: 自由、富裕、时尚、民主(此处省略一万字)。


【喵要说】媚美并不是媚人,是媚“人设”

日本从战败历史发展到今天,美国人在日本被默认打上了这样几个Buff。native speaker(母语即是荣耀)。cool & confident(自信是魅力)西方文化中心位(不管你懂不懂设计,先叫一声“アメリカ”再说)。

其实你跟日本人接触的越深入,越能感受到那种,这跟对「个人」没关系,跟「国籍」有关的刻板印象。你是美国人?那就是自带滤镜走红毯,你是中国人?那你最好努力证明你不是“游客感”。双押!

我们常说日本是一个非常慕强的民族,对美国的滤镜,就是一个完美缩影,是日本社会对“上位文化”的惯性跪I舔


【喵要说】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权力趋附”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symbolic capital”(象征性资本),说的是某些身份自带社会价值。在日本,美国人就是那个被赋予象征资本的群体。难怪美国男人爱往日本跑,因为就算你只是个普通三无青年,仅仅是阿美力卡身份也能让你享受“迷妹待遇”。

你不需要努力搞笑,不用长得帅,不用社交天赋满点,你只需要站在地上,开口说自己是“美国人”,她们就会用日英混杂的语气说:“Ohhh 阿美力卡 so cool~~ ”


【喵要说】日本人的“媚美情节”,其实是自卑投射下的“自我否定”

日本人的心理比较拧巴,在日本如果你说英语,日本人会肉眼可见的不安和焦虑,因为他们说的不好,会有一种低人一等的羞耻感。而对美国的向往,其实也反映了一部分日本年轻人内心的焦虑与失落。

日本经济停滞、社会保守、阶级固化、职场压抑,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把“阿美力卡”当作某种理想投射:那是一种他们不敢活成、也活不出的自由(散漫)。而真央小姐,对美国人“秒变脸”的突然,本质上是“对自己不能成为某种状态”的嫉妒和逃避。


【喵要说】作为中国人,我们怎么直面这种“文化偏见”?

中国人在日本的风评并不好,印象比较负面。在日本生活的华人绕不开的课题,就是被日本人阴阳加歧视。哪里都有好人坏人,以面带全的思考方式恰恰暴露了一部分人思考的局限性。

而我们完全没必要自我怀疑,我们没做错任何事,也不需要去迎合这种畸形的文化崇拜。一个白人讲出“扣你七娃”就被感动——那不是我们的错。要明白这种现象背后是日本社会深层结构的问题。

很多留学生在日本会遇到被排挤孤立的情况,美国人就没这个孤立,甚至俄罗斯人也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的金发闭眼高鼻梁。其实这也和日本人的「媚认知」有关。


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日本这种「媚文化」,会在生活中的点滴中,若隐若现。我希望当你看到这篇文字,你可能也正面临同样被日本人区别对待的境遇,要明白,价值并不是靠国籍来定义的,而是自信和实力。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在被他人冷落的时候,停止受害者心态,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更加自信地生活、学习、创作,就已经打破了差别者的刻板预期。

管他什么“美国滤镜”,“英国滤镜”,“法国滤镜”......也无需浪费自己的时间,靠迎合他人的口味融入小团体,我们自己才是那个独立思考、敢于发声、值得被自己狂爱的那一位。共勉。


我是 @张艾菲 生活在日本的中国小黑喵,关注我一起犀利视角「喵眼看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