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理工近期发生的事?
山西大同案件后面又来了个北理工热点,我老婆为这事充了六块钱会员买了学生的PPT从头看到尾,还像模像样的跟我讲解,然后天天在某音、某快、知乎上搜相关的话题,时不时还参与讨论。讲真,我对这件事基本无感,推送到手机上都没看,后来是我老婆反复给我讲我才了解了一下。这事不好评论对错,但是评论区让我傻眼了。好多人说教授有情有义是个爷们,有人喊话教授冲我来。有人批评学生辜负了教授一片心。一下就崩碎了我的三观。
举个例子,一个教授拿一张点了黑点的白纸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都说这是黑点,教授纠正说这是一张白纸,不要因为黑点而忽略了白纸。这事也一样啊,如果教授单身,爱的是女性,他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可以接受,但是他有家人、爱的是同性、还是自己的学生,这事是该被谴责的,出轨嘛。我本人是个正常人,对这种恋情,不歧视、不鼓励、不参与。人家的自由与我何干。但是大家不关心教授的道德问题,反而夸赞教授的真心诚意付出,反应出来的价值观就扭曲了。就像一碗饭,无论如何美味,但只要滴一滴毒药也不能让人吃一样,更或者,一个馒头无论如何稀缺,一旦掉到了毒药桶里就一定要做无害化处理。我相信喊话的人还是正常的,真让他上反而会怂。但是在评论时怎么也不关自己的事,笑一笑无所谓啦。从侧面成了鼓励同性恋、鼓励已婚人士出轨,无视了正常的伦理道德。
大家议论山西大同案,觉得司法不公,觉得程序不正,觉得男方受了委屈,串联很多案例对关于强奸定罪进行辩论。我理解,这是维护我们自己的权利,我们不希望恋爱时战战兢兢。大家抵制杨笠代言代言,是因为不想被人张嘴骂垃圾。大家叫好昆山龙哥案,是因为我们有了正当防卫的权利。大家声讨唐山烧烤案,督促政府加强治安,使我们能放心的半夜撸串。这些都是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很正常。但是把一段很难被社会理解接受的畸形事件娱乐化,绝对是不正确的。这种效应一旦出现会引导很多人跟帖发挥,能在网络上发声的人都有在一定范围内引导舆论的能力。而笑点的出现,让很多人的注意力转移从谴责这件事的不道德行为转移到称赞教授有情有义,多可笑,像不像因为黑点忽略了一张纸,像不像因为馒头美味忽略了毒药。
这不是危言耸听,以前喜羊羊刚播放时不久,就有说九零后小情侣,女的想效仿红太狼,跟男朋友开个玩笑,结果一平底锅拍下去,男朋友成植物人了。我老家有个长辈,六七十了,糖尿病导致视力下降,还天天去蹭WIFI,看直播刷视频。张嘴就是XX(他爱豆)说......。如果他的爱豆评论了此事,他会毫不犹豫的认为爱豆说的对,这种情况多了就会形成舆论的压力。最终会绑架舆论。
特朗普竞选时说过要消除美国法律规定的100多种性别,让美国人只有两种性别,这事多正确,拜登不知道吗?当然知道,但是不敢去做,因为他们都被舆论绑架了。所以媒体不敢批评犹太人、不敢批评黑人。甚至选美比赛的冠军竟是一个奇丑的变性大胖子。
中国也有,明末的东林党,因为拥立崇祯帝继位,所以成了朝廷中坚力量。又通过清算魏忠贤,把自己塑造成了忠臣义士正人君子,自诩众正盈朝。但是一旦外人和东林党人起了冲突,立即扣一个谋反的帽子,批倒批臭。打嘴仗厉害,干正事还不如魏忠贤,朝廷缺钱,东林党反而给富商减税,给农民加税,最终导致明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还写诗讽刺农民,不安心饿死,却起来反抗。肯定也有人意识到其中的问题,但是东林党通过给士人减税、赢得了士人和地主阶级的拥护,再次绑架了舆论,因为农民是不会发生的,只有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