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龙八部中,乔峰不能接受自己是契丹人?

发布时间:
2025-04-24 14:43
阅读量:
4

你跟着红军过草地,爬雪山,建立根据地,发展并团结抗日力量,一心以为解放中国而奋斗为目标,最后你看见了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你想着,你要用你的余生去到群众中去,去为老百姓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这个时候,你的领导拿到一封信找上了你,他拍了拍你的肩,情难自抑地红了眼,喊了句“小张啊……”便再也说不出话。

旁边一个跟你年岁差不多的,看起来很有些机关气息的文职人员如机械般张口,一板一眼地告知你,你是日本人,是当年随军而来的日本商人的后代,而且你的父亲还曾经出资支持过日军的军事行动。

而且你的父亲已经在战乱中被抗日力量物理消灭了,现在你的母亲被遣返回国,孤苦伶仃,正迫切盼望着寻到你相依为命。现在组织上考虑到国际影响,感谢你这么久对中国解放事业的贡献,决定将你遣返回国。

这个时候报纸上报道了你的事情,报纸上对你大加赞扬,很多之前只听过名字的大人物表达了对你这样的国际友人在华帮助的感谢。

你发现你身边一些同事看你的眼光都发生了变化,你突然感觉有些窒息。

你该怨恨战友的背叛?可是你觉得是你背叛了他们。你该抱怨你的母亲寻找你的迫切愿望?可是那不过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基本的希望。

你能怎么办?

你只能顺着领导的安慰,毅然回国,并且准备在日本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改造日本而努力。结果却在不知不觉被某些人称为“亲中派”。时代浪花滚滚,你的同胞不是你的同志,你的同志也对你产生了怀疑。

你希望能在日本发展出一批自己的同志,却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落败,被排挤,数次夜晚你难以入眠,只能望着中华大地的方向望洋兴叹。

你夹在中日之间,爹不疼娘不爱,同志一小撮,逐渐被边缘,被分化,被孤立。中日亲密时期你高兴得喝下几大碗酒,被当局委以重任,做好中日联络工作;中日紧张时期你被攻讦,被排挤,被打压,你的中国朋友来信给你,希望你振作起来,这给了你鼓励。

又过了几年,你的中国朋友们也逐渐凋零,你却在数次斗争中逐渐老去,你看着再次紧张的中日关系,准备最后一次发挥自己的余热……这时你是日本人口中吃里扒外的日奸,中国人对你的评价也从早期疏远的国际友人,变成了“非我族类”。

国际友人?异族?这实在冰冷得很,比当年过雪地时的大雪还要令人冰冷。

你在最后一次冲锋中溘然长逝,在中日激烈的火花中,如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火花,迸溅出去,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乔峰不是不能接受自己是契丹人,而是在多年教育之下,他已经形成了宋辽两国的基本认识,也形成了自我的认知基石。你要说他不是宋人他也不会怎么样,可你要让他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全都抛弃他,而他又没办法抱怨,这是他最难受的。

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不来自于他做错了什么,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身份冲突,这种冲突自出生就埋藏在他的命运里,等着一朝爆发就要让他粉身碎骨。

如果说他能超然世外,抛弃所有观念之争,倒也能够安然终老。可是人的生活,从来都是观念之争。人如果抛弃自己的观念,放弃自己的思想,那和一堆烂肉有什么区别?思想的改变是需要强度的,但是人能承受的强度是有阈值的,而且思想的改造需要时间,顿悟只是想通,想要平衡主观与客观的变化还需要不断的实践。

乔峰的问题在于他太光明正大了,也太坚强了,所以他抱怨不得,也没办法痛哭一场,控诉命运的不公。他在感觉被命运玩弄后,感觉自己这几十年的认知都抛弃了自我之后,甚至连一丝软弱都没办法显露,只是面上的苦楚和灵魂的迷茫。

所以他的故事是悲壮的,甚至沾不上一丝哀气,这同样使他活得像个工具人。多年的工具人生涯让乔峰明白,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控制自己,拨动命运之水的涟漪都会让自己呛出一口苦意。而被人揭发契丹人身份的那次,只是他第一次隐约看到这只大手轮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