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那一套学术思维的缺陷在哪里?
教员早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本本主义。
就像这两天很热的天下大同案一样,司法实务严重脱离普通人的切身感受。昨天看直播的时候有个专家讲了一句话印象深刻,大概是说,虽然大家都认为应该这样,但法律不这样认为。
当然,法律人还可以辩解说人性本恶,我们设置法条的时候就是将所有人都事先假定为潜在罪人,所以就算所有人都认为是对的,我们的法律也不会赞同。
但不光是法学,现在几乎所有文科专业都是如此。你拍个电影,也要来一句,虽然大家都喜欢看啥样的,我也知道你们喜欢看啥样的,但我就不拍那样的。拍成我这样,你们不看,就是你们垃圾。
文学也是这样,大众喜欢的就是低俗的、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历史也是这样,大众感兴趣的历史都叫故事,毫无研究价值,不值得上学术论文。哲学、新闻、外语等等,个个都在亮血条。
继新闻学魅力时刻以后,法学现在也步后尘了。都在说论文要写在中华大地上,好像就只对理科有效似的,对国别依赖度更大的文科反而完全不在乎?理科研究的是放之四海的宇宙规律,按道理对国别的依赖性应该更弱才对,怎么如此倒反天罡?
说到底就是大多数文科已经陷入了教条主义的藩篱。
就像昨天这个案子,支撑他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判决的逻辑在哪?就在于一直以来的司法惯例是重口供轻证据。因为过去的科学技术不够,女性普遍重视名声和清白,所以只要愿意说出来的,司法实务上都采取接受的态度。
但是现在的科技水平,早已不存在检测不出的情况,现在的社会环境,也早就不像过去那么封建保守。而司法实务还在使用前朝之剑、斩当代之民,这就是教条主义的锅。
中国最近这二十年,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群理工科的人在拼命拽着这个国家往星辰大海冲,一群文科生就在后面拼命地拖后腿开倒车。卡脖子技术刚突破一点,让大家又开始畅想未来宏图,必然就会有一个社会性案件,把大家拉回现实。有时候真不想认这群开倒车的是同胞。
毫无疑问,当今中国最大的矛盾,就是世界领先的自然科学水平,与落后世界的社会科学水平之间形成了严重的代差。
以前也说过很多次,从中学开始,文科教育的主张就是背,靠理解不如靠背。所以文科的研究为什么如此主张读原典,就是这个方法论一以贯之的传统。理工科教育在于授之以渔,要学的是这套理解宇宙的范式和建模的方法,原典是从来不读的,只要方法论掌握了,自然触类旁通。
本本主义在现代这种日新月异的大变局下,跟不上时代几乎是必然的。真正可怕的是连制度性的纠错能力也完全丧失。就像一审二审制度,本身就是为了纠错而设立,但已基本沦为摆设。
这种文科思维的缺陷还会不断传染和放大,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恶性运转。所以我也基本同意张圣的观点,学新闻?腿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