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发文「虚假宣传自动驾驶可面临 2 年以下刑期」,有何警示意义?你对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有哪些了解?

发布时间:
2025-04-18 11:42
阅读量:
6

说实话,我知道“全民智驾”和“智驾平权”的宣传,最终会让一些消费者付出血的代价,但我真没想到,最终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最先遇到麻烦的是并没有这么大张旗鼓宣传“全民”“平权”的小米

小米公布 SU7 高速碰撞爆燃详情,碰撞前处于辅助驾驶状态,时速约 97km/h,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不过,或许是小米的热度,才使得L2智驾如今得以让更多的公众重新回到正确的态度去审视,这或许是比起默默无闻的那些事故来说,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

就好像特斯拉潮州失控案件,湖南株洲芦淞大桥失控案件,虽然此前发生了多起特斯拉失控,但大家都把关注力错误的投向了“刹车失灵”“ibooster和传统刹车的差异”却没有人关注到“单踏板模式”

湖南株洲芦淞大桥发生多车相撞事故,已致 6 死 7 伤,目前情况如何?事故原因可能是什么?

直到其他采用单踏板模式的车企也发生类似案例,才有人怀疑,改变传统汽车油门/刹车分离定位习惯,是不是会导致中枢神经的肌肉记忆,会在危及时刻错误的将电门当作刹车去使用

于是当国家命令禁止车企强制消费者使用“单踏板”模式后,可怕的失控,明显的减少了,当然,等将来电池给力了,车企都取消“单踏板”来回收动能了,一定可以彻底消灭这种“失控”

最近重庆的一起一车撞五车的事故中,大家在关心人没事,车没着之后就都散了,只有我还在想,是不是女车主又开着单踏板模式,车是怎么在路口失控的,如果不是撞5车,而是撞一车,在斑马线上翻滚压死5个人,大家还会在意女车主是否“衣角微脏”的下车么……

所以,有关部门的发文,是可以真真切切拯救消费者生命的,我们在推进新能源技术进步的道路上,需要“放”也需要有人来“收”,有的放矢的前进,才能让技术给人们带去幸福,而不会像脱缰的野马,伤害他人。

这根缰绳,靠市场竞争是拉不了的,竞品出面指责对方宣发内容不负责,在没有出事前,只会在网上遭致对该品牌“技不如人”“德不配位”的攻击,因此只能由有关部门来出面指定准绳,这次有关部门快速且高效的发文,作为普通百姓,由衷的表示感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