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人,都是怎么突然发现自己有艾滋病的?
百分之五十是发生了高危行为,或者从事高危行业人群以及楠楠群体自测发现,百分之三十是通过某一次术前四项、结婚体检、入伍体检、入职体检发现感染,剩余百分之二十是通过自身症状、身体出现不适在检查其他疾病的过程中发现感染。
艾滋病症状没有特异性,可以是各种症状,但各种症状不代表是艾滋病,这种症状对所有人来说都不一样的,有些症状可能比其他症状更早或晚出现或者根本不出现。所以一定要通过检测来判断。
艾滋病感染的急性期可以持续大约两到四周,在这之后,随着人体对艾滋病病毒的控制,症状会自行消失。但艾滋病在体内的存在并没有消失,而是进入下一个阶段,称为临床潜伏期。
一些症状可能是接触艾滋病毒的直接结果,而另一些症状,特别是那些在后期阶段,是由于免疫系统的破坏使身体容易受到机会性感染而引起的。
在感染艾滋病的早期阶段,一个人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感受不到症状,即使免疫系统逐渐受损。当免疫防御完全被破坏时,一些最严重和可能危及生命的机会性感染就会发生。
第一阶段:HIV感染急性期
第一阶段是艾滋病毒进入人体的阶段,免疫系统启动它的第一线防御。第一阶段的特点是身体努力控制HIV。
在抗击病毒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会释放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这可能导致三分之二的新感染者出现流感样症状,通常在两周至四周周内。急性HIV的症状包括:
- 发热
- 发冷
- 头疼
- 喉咙痛
- 乏力
- 肌肉和关节疼痛
- 盗汗
- 淋巴结肿大
- 口腔溃疡
- 皮疹
急性期可以持续大约两到四周,之后随着身体的控制抗体出现,症状会自行消失。艾滋病的存在并没有消失,而是进入了下一个被称为临床潜伏期的阶段。
艾滋病急性期症状有哪些特点第二阶段:临床潜伏期
第二阶段是急性症状基本消失的时候,艾滋病病毒会持续存在,但不那么活跃。虽然淋巴结肿大可能在最初接触后持续数月,但这一阶段基本上是无症状的。
其特征是免疫细胞CD4T细胞逐渐被破坏,以及体内病毒持续存在。如果不治疗,慢性期可持续约六至八年,期间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CD4细胞计数的持续下降,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机会性感染,包括常见的和不常见的。在这一阶段,症状通常与这些疾病有关,包括:
- 口腔鹅口疮
- 生殖器疱疹
- 艾滋病相关腹泻
- 细菌性肺炎
- 带状疱疹
第三阶段:艾滋病期
第三阶段是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并且无法抵御不断扩大的严重机会性感染的阶段。也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第三阶段被CDC定义为CD4计数低于200或存在艾滋病定义条件。
艾滋病定义性疾病是发生在晚期情况下的疾病,在免疫系统完整的人群中很少见。一些感染,如肺结核,可能发生在CD4计数超过200时,但大多数发生在CD4计数低于200时。
CDC将27种情况归类为艾滋病:
- 细菌感染,多发性或复发性
- 支气管、气管或肺的念珠菌病
- 食管念珠菌病
- 宫颈癌(浸润性)
- 球孢子菌病,播散性
- 隐球菌病,表现在肺外
- 隐孢子虫病,慢性肠病超过一个月
- 巨细胞病毒伴失明
- 巨细胞病毒病(肝脏、脾脏或淋巴结除外)
- 脑病,与hiv相关(也被称为艾滋病痴呆综合症)
- 单纯疱疹病毒(HSV),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或出现在皮肤以外的区域
- 组织胞浆菌病,播散性
- 卡波西肉瘤
- 淋巴样间质性肺炎或肺淋巴样增生复合体
- 伯基特淋巴瘤
- 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 原发性脑淋巴瘤
- 鸟分枝杆菌复合体,播散性
- 肺内或肺外任何部位的结核分枝杆菌
- 分枝杆菌或类似菌种,扩散到肺外
- 肺孢子菌肺炎
- 肺炎、复发性
-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
- 沙门氏菌败血症,复发性
- 大脑弓形虫病
- 结核病
- 消瘦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