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短剧火了,我怎么没见周围人有刷短剧的,都是谁在刷短剧?高中生?大学生?宝妈?上班族?

发布时间:
2025-04-16 16:02
阅读量:
7

小程序短剧的收费很高,走的是高收费的盈利模式,一般看一部小程序短剧需要 100 - 200 元,比看什么都贵。所以小程序短剧不需要观众数量多。比如一部小程序短剧充值达到 2000万,很不错了,但观众数量也就 10 - 20 万。

所谓的“火”,指的是赚钱多。但其实看的人不多。

因为赚钱多,按照固定思维,会认为用户多,所以行业就很飘,觉得我火了。

那么什么人在看小程序短剧呢?

主要是有自卑情结的人(很多人在充满打击,缺乏鼓励的环境下成长,或多或少都有点),且认知低下,还有点小钱。具体来说有:被老婆嫌弃的中年、老年男人,觉得老公没用,过得不如别人幸福的女人,找对象困难的大龄青年,竞争力弱、遭到打压的年轻人,经历过贫穷的人,等等……且同时满足认知低下,有点小钱这两个条件。

次要是花钱大方的人。

小程序短剧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它有抗拒群体,就是有很多人完全看不下去,不像一般的影视剧,大家或多或少都能看。

以下人群是小程序短剧的抗拒群体:

认知水平较高的人。

观影水平较高的人。

没钱的人。

所以这就造成了小程序短剧的一个奇特现象:它只在小范围内传播。

为什么会这样呢?

根源在于小程序短剧的这种高收费模式,业内称为“重付费”。

观众付出远高于电影票价的钱,去看低成本的剧情,其实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所以小程序短剧只能去追求会做出非理性行为的观众。

哪些人呢?当然就是有自卑情结,且认知低下的人。

小程序短剧选择他们,是有着几个方面的巨大好处:

  1. 因为他们有自卑情结,就会有一些痛点(比如被老婆嫌弃),所以剧情就很容易做一些设计,去戳他们的痛点(比如剧中的女人骂男主角是废物、窝囊废),激发出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被欺负、被羞辱等极端负面情绪,从而产生愤怒,继而被愤怒冲昏头脑,无法脱身,对接下来的剧情(男主角反击)有强烈的观看欲望
  2. 有自卑情结的人,往往会发展出优越情结,也就是用“虚假的优越感”来补偿自卑(比如追求名牌,追逐权势),说白了就是越自卑的人越想要以势压人。所以,剧情很容易做一些反向设计,去满足他们的愿望(比如把男主角设计成权势滔天的“隐世大佬”),替他们出气,让他们感受到出人头地、飞黄腾达、把别人踩在脚下的极端正面情绪,也就是爽感,从而乐不思蜀,无法脱身,对接下来的剧情(比如男主角把嫌弃自己的老婆狠狠修理一顿,踩在脚下)有强烈的观看欲望
  3. 因为他们认知低下,所以就好骗,仅需使用低成本的吵架、打嘴炮剧情,就能实现上述设计,并吸引住他们。吵架、打嘴炮是小程序短剧得以维持低成本的关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