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别说皇帝要面对多少人和事,就说我自己家的故事吧。
我爸好像很有钱(不太熟,见面很少,也不怎么联系),他有五个儿子,我是中间的,其他几个都是和前妻或者情人生的,我也不太熟,
我爸有段时间在考虑让我几个哥哥回家里公司任职。我妈是现任,当然不乐意,为了夺权,逼着我赶紧回来接手自家公司。
迫于我妈的压力,我结束了自己快乐的上班生涯,接手了家里在外地的一个分公司开始历练。
在接手之前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城市,也没有任何本行业的相关经验。我爸不怎么来这个城市,一年到头就最多来开次年会,基本上之前很多年这个分公司都是放养状态。本来我和他之前就几乎0交流,现在他也不给我交代注意事项,完全没有“扶上马,送一程”这种事,美其名曰“自己去悟出来的才是属于你的”。
可以说我来的时候战争迷雾已经拉满了。
该分公司是在当地做某商品的经销商,占当地市场份额约90%左右,基本上属于垄断了。我去的主要任务就是熟悉经营模式,以及和品牌方的甲方爸爸们打好关系,由于是几乎垄断的生意,经营上倒不用太操心。
这里说一下我们的业务流程,我们是经销商,从品牌方手里进货,卖给分销商和我们自己的直销部,分销商和直销部再卖给终端门店,终端门店卖给消费者。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作为本地垄断方,如果我们是皇帝(全国征税)的话,分销商就相当于藩镇诸侯(守护偏远地区,可以截流部分税收自用),直销部是两江总督(代表皇权征收最富裕地区的税收,但不能自用),终端门店是百姓。
当时分公司的主要领导有:
A总,分公司总经理,掌控全局,主要负责对接品牌方和分销商。A总形象邋遢,不修边幅,性格直接,以前在品牌方当高管,后来由于性格太直,内部得罪太多人呆不下去了,被我爸挖到我们企业来做职业经理人,来了七八年了,分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利润蒸蒸日上。
B总,直销部总经理,本地地头蛇,负责直接面对终端门店的销售,在分公司呆了十年了,大胖子,整天笑呵呵的,甚至有些油腻,看起来毫无攻击性,对我爸十分奉承,我爸很喜欢和他玩(吃喝PD那种)。
C总,顾问&另外地区分公司的总经理,也是行业资深人士,是我家另外地区一个分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相当于集团公司的军师角色。形象良好,风度翩翩,看着就是精明强干的智囊型人物,跟了我爸30多年,我爸待他很好,工资给的全集团最高(当然,没有股份),我妈为了让我尽快成长,让C总没事就来指导工作,并且让我拜他为师。
来之前我爸虽然没有给我指点什么,但我妈悄悄给我交代过,说我爸最认同的是A总,觉得他最忠诚,让我多向他学习。
以上为背景。
当我到了之后我发现A总确实很直,很虎,每天都在怼天怼地,对于我也毫不尊重,都是小X小X的呼来喝去,这就是传说中的“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是吧,而且他从不给我任何数据和判断依据,只让我按他说的办,完全是“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的节奏,看起来下一步就要“加九锡,封A王,三辞三让”了。
而B总则每天都围着我转,言必称我X总,礼数十分到位,挂在口头上的话就是我要跟你家干一辈子。但在工作上他好像没有任何主动性,一切事情都是我问到了他才做,属于蛤蟆型,戳一下跳一下。
C总在这个公司没有什么权利,主要还是负责带我上路吧,来的时候也不多,但对我耐心教导,经常给我分析管理思路,也教了我很多待人接物的商业礼节,给我买了一大堆书让我学习。
这个时候我的第一阶段感觉就是:
A总看起来很有能力,但对我十分防备,比较忌讳我来夺他的权,可能暗地里还干了一些不想我知道的事,所以不愿意让我接触太深。参考人物“桓温”,满意度40%;
B总可能没什么能力,而且很油滑,喜欢阿谀奉承,不像一个正直的人,我个人不太喜欢这样的人。参考人物“李林甫”,满意度10%;
C总真是一个值得一辈子当我老师好人啊,从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对我掏心掏肺的。参考人物“诸葛亮”,满意度100%。
过了几年,这个时候我对公司和这个行业有了一些认识,看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为第二阶段:
A总因为很直,确实容易得罪人,但他从来不妥协,所以执行力很高,言出法随,不留情面。有了他来当恶人,我这个老板当好人就很舒服了,大家都更愿意和我打交道,有什么心里话也更愿意给我说。虽然分销商、员工都在背后骂他极限榨压剥削,但他毕竟一心为主,从不拉帮结派、吃拿卡要,算是个难得的“孤臣”,这样的“海瑞”,值得我长期用下去,满意度80%
B总太油滑了,办公室的财务经常背后给我说他坏话,怀疑他在哪儿贪污或者拿人好处了。他自己还老是给我告A总的黑状,这不妥妥一个“魏忠贤”吗,我那时心里已经想着早晚干掉他了,满意度0%
C总还是老样子,没得挑,这个“诸葛亮”,早晚我得让他给我当丞相,满意度100%
于是又过了几年,这个时候我的感觉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是为第三阶段:
A总由于太直,不灵活,办事和语言都没有技巧,太容易得罪品牌方,要知道品牌方才是甲方爸爸,那可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我们能不能做这个生意全看对方脸色,导致我常年需要帮他擦屁股,给品牌方陪酒道歉拉关系。
公司内部员工也搞的天怒人怨,背后都叫他甩锅侠,只管甩指标出来,达不到就扣工资,管理理念就是一句话,“我只看结果”,以至于我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帮助员工想解决办法。
在我看来,“我只看结果”,这不应该是我的话术吗,终于理解“海瑞”是怎么无了的,于是我对A总的好感度下滑到了50%
B总虽然依然没有表现出太多能力,但我发现一线员工对他的认可度很高,觉得他凡事都为员工着想,是个有口皆碑的好大哥,而且由于他是本地人,地头蛇,很多事情他可以跳出经营本身,而用关系去解决,好像也不是一无是处嘛。于是“魏忠贤”变成了“和珅”,我对他的好感度也第一次来到了30%
C总就神奇了,由于我爸对A总待遇太好(我这个分公司利润这些年都是全集团排名第一),给A总买了房子和配了专车,导致C总心态崩了,觉得自己多年来尽心尽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希望我爸也给他提高待遇,我爸可能觉得他创造的价值没那么大,而他的工资依然还是集团最高,就没同意,两人大吵一架,C总就说自己到了退休年龄,母亲也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告老还乡了。
然而,几个月后,开行业协会的时候,他代表另外一个城市市场,也是我们的最大竞争对手公司在台上发言,当了别人的职业经理人,成了我们的直接对手。好家伙,原来我的相父不是诸葛亮,是“洪承畴”啊!
不过说实话,我还是能够理解C总的,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很正常,人往高处走,既然待遇达不到他想要的,那何必强求。当然,自此除了逢年过节会互发一下微信祝福,我们也没有更多联系了。
于是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到了第四阶段,也就是现在,我的看法又发生了变化:
A总,最近一年在外人面前不叫我小X了,开始叫X总,算是有所改进,遇事也开始询问我的意见了。但业务水平好像还停留在十年前,因循守旧,不顾市场环境,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老是喜欢搞一刀切。并且压榨太狠,让我们公司和品牌方及分销商关系搞的太差,导致我感觉“统治基础”都有些不稳,经常有品牌方要换经销商或者分销商们会弃我而去的感觉。品牌方甚至多次要求我更换职业经理人,虽然被我敷衍过去了,但我还是暗自有些担心他把市场给我搞烂了。到时候他无非就是拍拍屁股走人,而我则失去继承家业的资格。现在我越看他越不像海瑞,更像“袁崇焕”,好感度目前只有40%,但由于他目前看起来确实一心为企业利润着想,暂时舍不得换掉他。
B总,我出去应酬他帮我挡酒挡到自己住院,我和领导打牌他在旁边端茶倒水一个通宵,我生病住院他让他老婆每天给我煲汤连着送了两周,我让他办事他跑的飞快,看起来也是很忠诚啊。但员工和他关系那么好,每次发工资发福利都是他帮员工争取。品牌方也很满意他,觉得他听话,让进多少货就进多少货,导致我库存一度爆表。
这花的都是我的钱啊。。。怎么想也觉得不太对劲。好感度目前也差不多20%吧,其实应该给高点,可能我对于“和珅”这样的始终有点主观偏见吧。
说了这么多,你看,我一个小小的企业,我来了这么久了,都没法判断谁忠谁奸,皇帝那么大的摊子,人的多样性更多,他拿什么来判断呢?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质疑崇祯,理解崇祯,成为崇祯吗?
好吧,我至今也没敢乱换管理团队,还是以史为鉴,稳定压倒一切,别换来换去的了,本来好好一个垄断市场,说不好最后被我骚操作的自挂东南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