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表示「将帮助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目前外贸企业的状况如何?急需解决哪些问题?
回顾历史就知道现在是个什么处境。
任何个人或者组织都是有舒适圈的,在面临路线之争的时候,因为舒适圈的存在,会产生路径依赖。
如果蒋介石没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那么共产党员里的大部分人还不会同意武装革命。
同理,如果王明博古反围剿不大失败,那么就不会被迫长征,不离开瑞金这个安乐窝,就不会有遵义会议。当然,即便没有反革命高潮的第五次围剿,以根据地那极低的粮食产量,光靠钨砂矿,也是养不活十万规模以上红军的。所以实际上王明博古决定打大城市,在当时看来,也并不是我们事后复盘认为的那么愚蠢。我们知道那是死路一条,不过是因为伟人帮我们分析清楚了当时的敌我力量对比,然后历史事实证明了他是无比正确的。
后面到了延安时期,伟人改名李德胜,意为离开延安,获得胜利。这种超前预判,主动放弃这个更大的舒适圈,放眼宇内,解放全国,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威望。
那么改开后我们的舒适圈是什么?
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迅速从2:1贬值到8:1,是物价闯关,国企大下岗,引入外资,私有化瓜分山头,是分税制改革,进城税房地产捆绑医疗教育养老,医疗教育养老全面产业化。
这个过程里,需要维持本国工人阶级的低工资,维持对外的低汇率,这样血汗工厂的老板才能获得极大的廉价商品出口优势。
又因为对外输出了商品,相当于对内引入了输入性通胀。因为拿不出足够的福利去抵抗输入型通胀导致生活成本急迫上升带来的事实性工农地位下降,就用房地产这个庞氏骗局来搞竞价拍卖包括交配权在内的一切本就应该有的基本福利。
这个舒适圈简直太爽了,唯一的代价就是工农阶级的人口再生产好像遇到了一丁点小小的麻烦,但那只是几十年后才会发作的慢性病,无伤大雅。
但历史总是极其唯物辩证的,特朗普第一任期让投降派们复习了一遍胆小鬼博弈认怂,六国论“以地事秦”的下场。于是第二任期一来,中方第一反应就是把投降派们给祭天了。
房地产和出口企业全部光荣殡天,既然已经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那便是时候寿终正寝了。破产是资本家的福报,你不开厂有的是人开厂,毕竟中国什么都不缺,想赚钱的资本家最多。你不能只在给工人低工资,给农民三提五统还每个月只给一百多块养老金的时候赞同社会达尔文主义。现在社达铁拳砸资本家头上了,我们应该让回旋镖漫天飞舞起来。为什么应该让企业破产啊,企业家们要不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格局太小,魄力不行,没有魅力,不够努力,给不出足够的待遇才破产的啊。
这难道不是工农阶级总算熬到可以见到胜利曙光的时刻了吗?唯有出口跟房地产利益集团集体暴毙,不再可能把商品卖去新的“外部市场”的时候,那群抽象东西才会想着是不是该给本国无产阶级发福利涨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