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女生成绩普遍比男生好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4-16 15:41
阅读量:
11

不是大学女生成绩比男生好,而是:

只要是框架内的游戏,无论哪个阶段,无论学习科目是什么,女生普遍都比男生强。

而一旦脱离原有框架,进入框架外再进行游戏,那大部分情况下,女生都要弱于男生。

先解释一下“框架”这个定义,这里的框架指的是明确的,可量化的指标,或者范围。游戏中不得离开这些规则,不得使用范围以外的规则或者其它手段进行游戏。

有了这个理论,自然而然的就能每个阶段男女生成绩分布情况了:

(1)小学:这个阶段知识量上,多以书本上内容为主,且偏重记忆,所以相对粗枝大叶不拘小节的男孩子来说,整体成绩成绩是比不过更认真更细心的女孩子的(当然学奥数拼智力的除外)。

(2)初中:这个阶段知识量大增,特别是数理化这类的学科,相较于小学原本讲1-2周的内容,现在可能1-2天就讲完了,而很多的女生还停留在小学“老师讲的就是重点就是考试范围”的阶段,缺少自身思考和归纳总结,所以整体成绩开始被男生追上了。不过好在,初三时间足够充足,大部分学校的老师还会对所有学科知识重新梳理和总结,把绝大部分中考内容重新归到一个新的大框架里。所以女生只要把这个框架里的做数量,还是可以做到“勤能补拙”。总之这个阶段男女生成绩整体还是相当的。

(3)高中。相比初中,这个阶段内容很多知识量教授速度更快,能明显的出现在“框架里”的内容更少了,需要“框架”以外自我归纳总结分析的内容更多了,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到了高中很多女生成绩断崖式下滑最后被逼的只能选文科的的原因。毕竟数理化原本初中死磕框架里的内容,得不了高分也能保个及格,现在怕是只有二三十分的水平了。当然,到了高三老师还是会重复以前初三的操作,但是难度却远远大于初中,加上高考的变化莫测,尽管相较于七八十年代,现在出题更加规范化模板化,似乎更加利好女生,但是整体而言,男生整体成绩已经比女生强了不少,特别是顶尖院校的理工类专业。加上现在更加重点的发展理工科而削弱文科,后续男生的优势会更明显。

(4)大学。通过上面的分析,相信大家也理解为什么大学阶段女生成绩明显好于男生的表现了。没错,上过大学的都知道,大学虽然科目多,但是实际教的学的考的,范围却限定的很死板(否则一多半学生都不能及格甚至不能毕业,严重影响学校的声誉),这也就给了女生几乎加满了buff:只要多背老师给的内容,基本上就可以轻松拿高分,然后顺利拿荣誉和保研。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相比还在啃书本的女生,很多男生很多已经开始为将来就业做准备了,他们会在不影响拿双证的前提下,习惯性忽略和就业无关的内容,只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容。当然不是说女生不会,只不过这个比例绝对没有男生更高的。整体来说,就是男生大多数已经脱离学生时代的框架,对未来想的更深也更长远,而女生由于“沉溺”于大学天然给的“框架内游戏规则优势”,反而丧失了“奋斗”的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反映到求职市场上,企业更愿意要男生的原因。性别体力是一方面,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另一方面。

(5)硕博。文科不好说,就说说我了解的理工类(老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人了)。这个阶段基本上和实际工作没啥太大区别了,除了第一学期可能还要上课考试,后续基本上就是实验实验还是实验。而且到了这个阶段,老师的作用已经不明显甚至没有了,能不能做得好全靠自己了,无论是看文献、做实验、写论文、和人协调打交道、摸清社会和行业规则,基本上都是自己做的。这里的每一件事都没有明确的“框架”和“大范围”告诉你怎么做能做的又快又好,基本上都是自己摸索的,而且他人的经验完全不适用于个体了。所以,这个阶段能混的好的,除了极个别导师有些极其优质的资源以外的,其它基本上都是能脱离“框架”,有自己独立见解和想法的。还在用以前“做题家”方式的,不说全部,大部分都泯然众人了。

所以,归根结底,如果在“框架里”做事(特别是应试),那女生天气自带的勤奋和细心有相当大的优势。但一旦脱离了框架,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那那些习惯了“框架”内优越感的女孩子,确实比不过很多的男生(天生有主见,自带领导力的天之骄女等人除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