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CVN-79 肯尼迪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再次推迟交付?
“肯尼迪”号好歹已经正式下水了,舰体本身已经总组完成,因为子系统的问题而推迟交付那都是小问题,“福特”级真正的大问题还在后面。
这里做个预测:“福特”级后续舰的建造工作很可能会印度化。
印度科钦造船厂在建造其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过程中,受限于船坞尺寸、起吊能力和船坞档期等因素,曾创造了总组到一半就下水—入坞继续总组—正式下水—换个船坞再次入坞继续总组—完成总组第三次出坞的循环奇景。其详情我之前写过,这里就不赘述了,直接扔链接:
龙门吊消失之谜:印度国产航母的三次出坞以往,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厂造“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都是在12号船坞里完成总组后一次性正式下水。之后虽然还会入坞,但顶多也就加点设备刷个漆,不会再吊几个分段上去继续总组。中国大连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造航母也是这样,除了印度科钦造船厂外,世界各国正经船厂造航母都这样。
而从“福特”级三号舰“企业”号和四号舰“米勒”号开始,情况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两舰以“一船半”的方式同时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12号船坞内进行总组,即“企业”号总组到一半的时候先半船起浮,挪到靠近坞门的位置重新坐墩、继续加分段总组,坞尾的区域腾出来给“米勒”号进行总组。
事情到这一步还很正常。当年船市火爆的时候,一船半乃至两船同时总组就很流行了,一些船厂为了流水线造船还专门建了些超长船坞(比如台湾高雄的900米超长船坞)。纽波特纽斯造船厂12号船坞长达662米,两艘“福特”级在里面玩“一船半”总组正合适,算是充分利用产能。
但是!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可不仅仅要造新航母,还得修甚至拆老航母,而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只有11号和12号这两座船坞装得下核航母,其中11号船坞还比较小、只装得下1艘核航母,主要用于修航母。
之前老“企业”号就是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12号船坞拆了一阵子,她滚蛋之后新“企业”号才在这儿“铺设龙骨”、开始总组。可以预见,随着10艘“尼米兹”级核航母排队退役,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船坞档期势必更加紧张。当然,拆老航母优先级肯定低于造新航母,老航母退役了也可以先停码头等着。但是,修航母和造航母哪个优先级更高就不好说了:万一11号船坞里已经蹲着一条“尼米兹”了,又来了一条“尼米兹”急着修,那是不是得委屈一下12号船坞里尚未完成总组的“福特”级先出来歇歇?
届时,我们就能看到半条“福特”级被拖到码头边目送老航母进去的NTR盛况了。
相关回答:
为什么美国造舰时切割钢板与铺设龙骨之间间隔那么久?彩蛋:美国人造航母可能印度化,印度人造航母也可能正经起来。
科钦造船厂新船坞(该厂第3座船坞),长度只有310米,“福特”级是肯定装不下的,但装类似于“伊丽莎白女王”级的中型航母足够了。从龙门吊已经立起来可以判断这卫星照片拍摄时间不早于2024年12月;坞门外的围堰还没拆,估计离竣工投入使用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