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国家的步战车都开始重型化?
因为他们的军事理念和军队建设已经落后东大起码十年。
重型装甲部队叠甲无可厚非,东大的土豪重型旅装甲防护也不弱,但是东大有个叫做中型合成旅和轻高机的东西,全世界玩的转轮式装备的国家只有东大,PLA的中型旅建设目标是要能和重型装甲部队正面对抗并战胜的,轻高机在极端情况下也要有和重型装甲部队一战的能力。
其实PLA的合成旅对抗演习中,不只有轻打轻、中打中、重打重,轻打中、中打重,甚至轻打重也是有的,有的还能打赢,轻型旅打赢重型旅,这在很多军迷眼里是天方夜谭的事,但PLA里还真就有。
比如“跨越-2017·朱日和”实兵对抗演习,就是北部战区第80集团军的“暴风雨部队”对决中部战区第81集团军的“草原狼”,一场经典的中型旅VS重型旅,暴风雨获胜。
比如“跨越-2020·青铜峡A”实兵对抗演习,就是中战的某数字化中型旅(红方)PK西战某重型旅(蓝方),红方利用自身高机动的优势,结合信息化作战成功斩首蓝军指挥机构。
比如说2021年南战75A的某中型旅打西战77A的某轻型旅,前者就打的挺难看的。。,再比如78A某轻型旅甚至发明了用猛3突击车戏耍坦克的战法,你没看错,就是猛士三代装甲车。
当然了,这些并不能说明重型旅无用了,重型旅依然是地面最强突击力量,但是重型旅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太高了。21年朱日和81A“草原狼”和78A“铁锤子”打二番战,作为防守方的红军一套下来连弹药都打光了。。。。。。这还不提油料补充、零部件维修等情况。而且中型旅和轻型旅因为本身装备原因,如果想对抗重型旅必须在单兵技战术和指挥作战方面上下功夫,用教员的话来说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终究是人”,所以轻型旅和中型旅之所以能打赢重型旅,人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而PLA目前对于重型旅的建设说实话并没有轻型旅和中型旅快,只要人的因素解决,后勤保障跟上,重型旅妥妥的力压轮式部队。
而欧洲和毛子呢?坦克和步战车越来越重,这后勤保障水平跟得上吗?战术战法革新了吗?单兵技战术提升了吗?信息化水平又如何呢?军队是个体系,不是哪一方面加强就完事了。其它国家的水平就只能玩的转履带式装甲,轮式是不会的,法军以前可以,现在也不行了,美军的SBCT跟东大的中型合成旅差太远,只有东大能做到轻中重根据实际需求搭配,只有东大能建设出一支信息化钢铁洪流+高机动高感知炮兵的重装部队,只有东大能既要轮式部队又要重装部队。
既然别人都不会建设轮式装甲部队,信息化又差劲,那可不得一股脑往甲弹对抗发展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