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4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授权暂停征收关税90天,并继续增加对华关税到125%?
再往下就是断交,但是对比中美来说。
中国出口损失大,但有缓冲空间 。美国是中国出口第一大国(占比约16%),断交等于这一块立刻熄火。
但中国的出口市场早已多元化:东盟、欧盟、非洲、南美都在分摊出口份额;
同时,中国正在转内循环、发展高质量制造与自主品牌。
技术短板会暴露,但国产替代已经在推进
如果断交意味着彻底断供芯片、高端设备,短期内中国会遭受技术层面冲击。但从中兴、华为到光刻机,中国已经在上次特朗普时期经历过“最坏情况”的预演。
长期来看,这反而可能加速“科技闭环”和自主创新爆发(就像当年俄罗斯遭封锁后农业和军工反而崛起)。
金融上不依赖美元核心体系
中国的对外债务少、金融杠杆稳、央行有主权货币、资本项目受控。所以即使美元脱钩、金融断联,中国能“内稳外防”,不至于像拉美那样爆炸。
结论:中国会疼,但不会垮,而且痛过之后更可能形成“自主闭环”。
中美断交对美国的影响(更深层、更长期、更系统)
通胀直接炸裂,美国消费品70%依赖中国供应链,断交意味着超市里衣服、电子、家具全涨价。美国没法短期重建制造业,也没有替代中国的超大廉价劳动力市场。
美股和美债将遭遇系统性信任危机
中国持有万亿美元的美债,如果断交甚至抛售,将直接影响美国国债信用。美股很多利润来自中国市场,断交意味着一大块盈利消失,股市爆雷+金融动荡。
美国“全球霸权结构”将被撕裂
中美断交,意味着非西方世界会更加站在中国一边,形成“去美元、去美国化”趋势。美国失去“全球供应链总设计师”角色。
对盟友的号召力也会下降(你连最大贸易对手都处理不好,我凭什么听你的?)
对中国来说短期内会冲击部分出口企业。
但这种极端关税,也逼中国把目光放在中东、拉美、非洲、欧亚内部市场,甚至把美元“扔出去”搞人民币结算。
对美国来说:更高的关税 = 更贵的产品 = 更高的通胀。
特朗普政府用“打击中国”换选票,但老百姓日子未必会更好。
总结:中美断交——中国“生病”,美国“失血”。
中国更像一个承受外伤的身体,能长回来;美国则像一个依赖输血的体系,一旦断血,就系统崩溃。
所以——美国断不起,中国也不想断。
但是美国逼到这一步, 中国未必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