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鸣潮韩国联动活动?
这场闹剧联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盏照妖镜。
让我们看看,当以中文写出的歧视性标语堂而皇之挂在活动入口处时,谁在退却、谁在愤怒,又是谁扔下尊严为其洗地,甘当奴役。
要知道,自由从来不是他人施舍的糖果,而尊严更非跪着也能捡到的硬币。谁选择原谅,谁就选择了屈辱。当然,也可以说是「忠诚」。
罗素说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我从这件事情中看到了某些人的幸福来源。
弗洛伊德他老人家对受虐狂有如下的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
对这个道理稍加推广,就会想明白一个道理:人是一种会自己欺骗自己的动物。
明明玩的是《鸣潮》这坨屎,明明被鸣潮韩国联动光明正大地用中文写下「请谅解,今天只有韩国人可以入场」来公然歧视,却还是要为此找补,实在难得。
从前,我总是很难理解这种心态,但是现在我悟了,因为世界上的的确确有这种一种人:起码是在表面上,他们不喜欢快乐,而喜欢痛苦,不喜欢体面和尊严,喜欢奴役与屈辱。
这就是受虐狂,弗洛伊德他老人家对此早有论述。
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做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
由此一来,不仅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请谅解,今天只有韩国人可以入场」这块招牌,甚至还能为其解释、开脱、乃至摇旗呐喊。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呢?
明明可选择的很多,明明可以选择退出,可以批评,可以愤怒,可以喜欢体面和尊严,而非奴役与屈辱。
答案无非是,鸣潮反米,只此一家,因而所作所为都是对的。
即便不是对的,有弗洛伊德他老人家作为大儒,为我们释经,由此一来,不对的也可以被扭曲成对的。
当然了,这种过程因人而异,有些人遵从弗洛伊德所述,自愿当个受虐狂,价值观被轻而易举地逆转过来。
另有一些人不仅被逆转,而且还有了脾气,听到有人批评,马上就怒火万丈,一方面洗地,一方面跳起来骂娘。
不过,即便面临被骂娘的风险,但有些人仍旧不是这样,还不会被逆转。
比方说我吧,偶尔也会有些不体面的想法,但还不会被逆转,看见这肮脏的牌子,还是忍不住要骂上主办方几句;看见有人为之洗地,还是忍不住要连其人一起骂上几句。
人是一种会自己欺骗自己的动物,会把屎幻化成巧克力,把巧克力认成屎。看的时候还不要紧,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这一点。
总的来说,写下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做受虐狂,要做堂堂智人;喜欢体面和尊严,而非奴役与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