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真的都比较有钱吗?
高中时认识一个同龄的上海男生,他老说我有钱,叫我请他吃饭,我就真以为他是住上海老破小,某天去上海,要去他家,在他家小区外面看到招牌,不是直接挂楼上特别大一面的那种,比较小一个海报立在保安旁边,一间待出售房,忘了具体多少平,反正没超过90,总共五百万多,小区外观不是很豪华,也不是破旧,商业小区常见的外观 我进了他家,装的很漂亮,两室一厅,客厅最大,其他房间小小窄窄的,沙发电视餐桌椅电脑桌冰箱都放客厅…
为什么上海人炒菜喜欢放糖,但是上海女人却普遍苗条?
只能说大家高估了白糖对身体的伤害,或者说低估了淀粉对身体的伤害。 100g面粉含有70g糖,100g大米含有75g糖,(以淀粉形式存在)。 一碗稀粥和一碗浓糖水在含糖量上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 我特别不理解一些老人将平时炒菜提鲜的几克糖换成代糖。它能起到的减糖作用都不如少秃噜一口面条。 上海无锡等地的人是白糖食用大户不假,但是他们的淀粉摄入量并不高,人再能吃白糖能吃多少?真吃到嘴里的,一人一顿能有一两吗?而很多面食…
上海人的典型心理特征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
上海人与外地人的典型差异: 去公司里拿东西,比如文件 工装 门卡 工具 月饼 。 上海人都是自己拿自己的。 楼下碰到外地同事,尽管不是同一个人,但他们都问:你既然去了,怎么不帮我拿一下,害我再跑一趟?再引申到你这人独 自私。 我也懵逼,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帮别人拿一下。

应该选择上海交通大学还是复旦大学?
复旦,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差。 且不说复旦那些黑料远远比一般学校要多,也比同层次学校要多。 就比如有个回答举的例子:复旦十八驴,复旦投毒案,校庆抄袭,学生嫖娼开除案,教授持刀杀人案,还有教授性骚扰… 复旦专硕贵得要死,相比之下录取分就低了。 而且复旦奖学金给的很少。 你随便搜一搜复旦的评论你就知道了。 复旦很能作妖。而且有买卖学位的嫌疑。我以前考研看了看复旦,电子信息专硕招的特别多,学费7w一年。不包住宿…

如何看待梅奥诊所入驻上海?
梅奥之所以能进来是因为他们有项优势可以说是独步天下,这就是器官移植!并不是说他们技术多牛逼,而是因为人家有稳定充足且“合法”的器官来源。 国内现在比较优质的器官供体主要来自那些喜欢飙车的鬼火少年,还有最近流行起来骑行运动,这玩意发生恶性交通事故的概率相当高,但也是可遇不可求,人又没签过捐献协议,你也不能拖过来现杀对吧,然而这种脏活对于他们大漂亮来说似乎毫无压力,干这行拼的就是谁的下限更低,人家原…
你对上海这个城市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最不理解的是,接触的上海本地人都没说什么地域关系,佛系的很; 一帮后来拿了身份证转户口的每天给我科普上只角,梧桐区、法租界。如数家珍,好像跟他家一样,哪怕住老破小也要往内环,黄浦挤,优越感十足。 否定了他的区域、生活、松弛理念就好像砸了他家玻璃似的。 这种精神上海人真的给了我不少震撼。。

上海硫磺皂可以用来天天洗澡吗?
不要每天频繁使用,用多了真的容易敏感肌。 偶尔用一次效果更佳。 我哥青春期满背大红疙瘩,各种治疗都不行。 后来皮研所的老医生,让用硫磺皂洗澡。 刚开始两三天每天都用,后来隔一天,后来一周一次。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好了。 硫磺皂,其实它属于药皂。硫磺作为一个经典的控油祛痘成分,本身是强碱性的,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一般适用于油脂分泌过多、毛孔堵塞的人。 夏天出油多的人,用这个去油效果好。 和沐浴露换着用,…
三部门发布通知「拟允许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外商独资医院有什么不同?会有哪些影响?
当初说允许外资独立开设加油站,后来周家嘴路公平路那里一个两桶油的加油站一夜之间招牌换成了“壳牌石油”,一升油比外边同类便宜0.15元。然后无论早高峰晚高峰还是中午,周一到周日天天一堆汽车等在那里排队加油。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歇菜了,据说是同行强烈抗议他们“坏规矩”,严重影响行业平衡。那个招牌也偷偷变回了原来的两桶油。
9 月 17 日亚冠,上海申花 4-1 逆转浦项制铁,比赛中有哪些关键的转折点或决定性时刻?
怎么感觉除了中超以外,澳超和k联赛也这么拉了,浦项制铁是半主力吗,十年前左右的k联赛很少有输这么大的,经历过恒大王朝时期的球迷现在看这个不是特别得劲,也不是说国内球员就表现不好,两场比赛国内球员还都有进球,小高和老毕。总体感觉东亚+澳超整体水平居然在下滑。
上海一老人将孙女告上法庭,要其每月支付 1.5 万元生活费,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家庭赡养纠纷?
看了原文,只想说,立遗嘱的这位逝者是有大智慧啊。 对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女儿都有充分的认识。 乃至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考虑到了。 可以让自己离世后,自己父亲依旧有着落,也防止自己女儿遗弃自己父亲的可能,同时断绝了兄弟姐妹窥探自己女儿财产的念想。 无论关系再恶劣,哪怕对峙于法庭,这份遗嘱都能让双方回归理性,回到谈判桌来。 高明! ======================更新分割线====================== 防止有人看不懂,我再解…
上海深圳哪个城市潜力大?
我现在就在深圳南山,已经待了十几年了,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深圳本质上还是政策城市,它未来充满了不确实性,因为不知道北京哪天会不会头脑发热。。。。。 身边的人(除了买不起珠三角周边房子的)有本事的就去广州买房或者附近其他地方买,很少在深圳买,因为觉得它不值这个价,还被很多深圳有房一族嘲笑,现在轮到他们笑不出来了,深圳不少小区房价直接腰斩有的甚至砍到脚跟了,480的二手房子谈一谈还能280购买。。。。。 统一…

上海公务员待遇怎样?
室友是上海的基层公务员,工作12年了,现在是一级主任科员,我看了她最近的工资收入。 每月固定收入16000左右;每个季度有一笔奖金4500,平均每个月1500;每个季度有一笔加班费2000多,平均每个月700。上面这些加起来平均每月固定收入18000上下。 然后每年有一笔年底的奖金,大概2W上下,这些就是全部到手收入了。算下来一年到手二十来万吧。不算富,也不算穷,就是她忙得要死,几乎每天都要一两个小时加班,顾不了家。 其他待遇…
你会顶着压力在上海买房吗?
我来写个回答吧。 后悔!很后悔! 22年10月结婚,爱人名下有一套房子(当时价值约145万),结婚时,上海政策还没有放开,夫妻购房算二套,所以,虽然已经结婚了,但是并没有领证。 等了一年,政策迟迟没有松动,等不及了。算了算,就先用我个人的名义购买。当时夫妻两个,加上两个人的收入,加上彩礼,加上丈母娘家的回礼,夫妻两个有80万左右的存款。 大胆撬杠杆!!! 选定了上海外环近郊的新楼盘,总价480万,首付170万,贷款…
在上海月薪多少能过得下去?
最近发了点小财。。。划到每个月 差不多真 月入10w了。。。 前两天带老婆路过前滩那边。。。跟老婆说 啥时候能买上这里的房子就好了。。 然后心里算了一下 维持10w一个月的收入(99.9%是维持不住的) 10年也就1200w。。。 买前滩可能 还不太够。。。 哎。。。 ## 再补一个小故事 在晶耀前滩附近停车。。我这人是能不给停车费就不给的。。 (叠甲:月入10w不是常态,我也就是普通打工人,别杠) 找到了个地方就停下了 前面刚好有个出…
为什么在上海交大这种学校,也容易堕落得一塌糊涂?又该怎么自我拯救?
交大一群宅男整天在寝室打魔兽和dota---懒得去食堂吃饭---想叫外卖---校外送外卖的店就几家---吃腻了想换花样---其他好吃的店家没外卖单---会编程的开发了点餐软件---起名饿了么并冠名学校魔兽BN战网---玩BN的人慢慢习惯去饿了么点外卖---饿了么走出闵行校区,去张江开拓业务---饿了么招募了很多交大战网同学共同创业开拓---饿了么越做越大,服务了越来越多的宅男---饿了么被点评收购---很多留级延毕肄业的同学因此实现了财富自…
上海会不会丢掉中国城市GDP第一的位置?
两个方面说,政治方面,其实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中央并没有要搞掉上海的想法。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的定位不是动摇了,反而是更加坚定了。 一个反直觉的点是,国际上上海的知名度是高于北京的,就类似于纽约和华盛顿的关系,提到美国著名的大城市,大部分人能够想到华盛顿,但是第一反应是纽约。北京和上海也是如此。所以,上海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脸面,上海搞差了丢的是整个中国的脸。一个普通人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上…
为什么大家用310称呼上海人,却没人用110称呼北京人,没人用120称呼天津人?
几年前做志愿者,能在后台看到别人的身份证号。一次刷到一个510开头的,我就问那人:“你长得好像我一个湖北的同学啊,这是哪个省份的身份证号?” 后面排队的人听到了,可能觉得有趣,轮到他的时候,他(爽朗的笑):“我是110开头的,你知不知道是哪里的身份证号?” 我(考我?前阵子才在乎网上看到过):“这个知道,北京的吧?” 他(笑得更开心):“是啊,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之前看到过130,因为广东很少见到,特地…
为什么上海考生倾向于出国?
娃八校之一,2个实验班之一。 23年高考。班级就一个出国的。 这叫主流? 平行班有2个去港校的。 比10年前少多了。 10年前,同圈好几个朋友都把娃送国外读。 澳洲 加拿大 美国 等等。 2000年出头,上海的亲朋好友,把小孩送到韩国读书的多。 我表弟就是,技校毕业,工作2年后,家里送去韩国读大学。

住建部将试点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上海等 22 个城市正在试点,资金从何而来?将带来哪些影响?
微博上转来的,供大家批判,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层住宅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二战之后欧洲发达国家开始建的。 当时为了解决城市化的居住问题,国家出资,政策鼓励,组建了大量的国民住宅,相当于现在的经适房。由于集中居住,价格比较低,很多中低收入的工人阶级也能买得起。 但后来这条路线被证明失败了,相当于制度试错。因为质量问题、消防问题、房屋老化善后问题,时至今日,欧美包括日本,百分之八九十的国民都住house、…
为什么广东这么爱生小孩,江苏上海不爱生小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江苏上海的经济氛围是职场文化,中产文化,说的更难听点: 打工文化。一帮打工人,有了知识分子的清高,又没有资产阶级的实力,养两个孩子都费劲,还想让他们多生孩子? 广东要么是自己做生意的大老板,要么是穷的穿不上裤子的山民,这两个人群,要么有能力生孩子继承家业,要么没能力但是没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只管生不管养。 江苏和上海大部分人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他们就不可能生太多的孩子,养不起,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