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性从银行取走3000万,银行会怎么做?
在中小银行一次性取走3000万,银行行长会连夜跑到你的家里进行挽留,只要你同意不取款 ,那么今晚的消费,全部都是由银行买单。 3000万,对于国有银行大一点的银行网点来说,并不算得上什么,毕竟,像国有银行他们存款的金额高达10万亿,3000万的存款就如同细小牛毛一般。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小的银行网点或地方性银行,3000万绝对是一笔大数字,一次性要想取走这么多钱,第一时间,银行的行长肯定会极力的挽留。 一次性从银行取走…
你怎么看“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的做法?
没有孩子之前,我认为是对的,饿一顿两顿,甚至一天两天的是饿不坏孩子的。 如果不好好吃饭,我们就这么干。 直到生了我女儿后,2岁多不好好吃饭,好吧,我们就饿。 本身我们家就基本上没什么零食吃,只要她不好吃饭,就不可能得到任何零食。 中午说不想吃,我就说好的,没关系,不想吃就不吃了,但是零食也没有哦。 就这样一直不给吃的,饿到了下午5点多,她吵着说:妈妈我饿了,我们去吃饭吧。 她确实饿了,拿着白米饭就开干,…
超雄体(染色体XYY),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
呃…这个问题问对人了,我就是超雄综合症,以前乡下哪有什么基因检测,我就正常生下来。后面到小学时由于二年级了才一米就怀疑侏儒症检查了一下染色体,发现生长激素分泌较少同时伴有超雄综合症,后面就是各种打针吃药,感觉和正常人也没有什么区别,智力方面感觉也没有什么影响。正常长高现在27岁,身高大概179,在中科院读博中。同时也不存在所说的脾气暴躁啊之类的,相反几乎没怎么生气过。之前还有怀疑是不是误诊,又去测了…

为什么西瓜这么甜却没人用它制糖?
甘蔗出糖率10%左右,出来的是红糖。 甜菜出糖率3%左右。所以生产1吨糖大约需要10吨甘蔗或33吨甜菜。 常规品种的甘蔗出糖量为13%左右,优良品种出糖量可达到21%左右,也就是说1吨能榨130至210千克。因此,一千斤甘蔗大约出60至100千克白糖,另外甘蔗的糖度值一般为13%至20%。 其中,北方以甜菜为主;南方以甘蔗为主;糖用高粱,亦称“甜芦粟”、“甜高粱”,分甜高粱和高粱蔗两类品种,植株高大繁茂,生育期较长,一般含蔗糖8%~11…

有哪些甜甜的睡前故事?
之前看到的几个可爱的鬼故事: 1.小孩子在孟婆那里又哭又闹,谁都劝不了,黑白无常都扮成熊猫了都没有用, 孟婆也团团转,又急又气“你不要葱早说嘛!” 2.清忧是这个村子里唯一一个通灵的人, 他从小就能和各种动植物说话,自然也能看见鬼,久了他也和鬼都玩得好起来,他开始帮鬼给家人传达消息,补坟修墓,烧香送钱,送点点心酒果。。。。。。直到有一天,黑白无常告诉大家,清忧的日子到了。 于是,鬼们想了想,在那天,用清忧…
小米集团集团雷军努力拼了 3 年,最后反而跌了近3千亿,其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资本觉得雷军真的尼玛在搞慈善,利润太少还不分红不愿意投呗。 小米的营收摆在那儿,利润摆在那儿,从不分红的历史摆在那儿。 所以爱不爱小米这件事很简单,你如果是投资者,尤其是长期投资者,肯定恨小米,因为他不分红啊。 但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有什么理由不喜欢阿米呢,东西便宜,产品力很不错。 就雷军的经营风格,我是不看好小米股价能大涨,雷军从头到尾就没什么计划给小米的股东分红呀。他搞研发、他建工厂、他到…
你们的办公室里发生过什么趣事?
一大姐看小姑娘在公司厨房里做司康,就让小姑娘帮自己买黄油。 黄油到了,大姐看配料表上写的是淡奶油,就骂小姑娘买了三无产品,货不对板,俩人大吵了一架,从此恨上了。 事后我跟大姐说黄油就是淡奶油,大姐连我也恨上了,怪我多管闲事。 那司康也不好吃啊,里面还夹着生面粉,小姑娘还说司康不能揉面不能起筋,不然就硬了,口感不好。幸亏我没提夹生的事,不然连妹子都得罪了。 以前一男同事,他家里全是黑色的,地板墙壁床单…
《啊,海军》中的片山幸太郎(天山新泰罗)作为东京天龙人,为什么报军校?
影片中有几个细节: 一开始入学是校长还是谁发表讲话:“片山新太郎等xx名学生入学”,到这里就很明显了,是有关系的 然后老大哥让做自我介绍,只有他是一遍过“好!很有精神” 再然后是后面平田对他说“你们有钱人家是不理解我们的,在乡下女孩子们是可以被当作牛马被卖掉…. 就很明显了,人家是来镀金的,他可不仅仅是普通东京人
为什么复旦大学永远是大人心中的top3?
错了,现实生活不是知乎也不是小红书,中国有十四亿人,其中99.5%的不是混高校圈的。大部分国人心中可能只有清华北大,剩下的学校只有听过的和没听过的,听过的就是好学校,没听过的就是野鸡,第三是谁应该是既不清楚又不关心的,考上一个985,问你是不是二本的亲戚大有人在 国外学校同样适用于此标准,甚至更甚,清华北大换成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剩下的全是野鸡 换一个角度,不看足球的人只知道梅西C罗内马尔姆巴佩,剩下…
2024这一年真的很难,大家失业了,在家里面都干嘛呢?
外贸没了,房地产蹦了。股市更不用说本来就是虚拟经济。把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得罪了。自己搞一带一路遇到了过河拆桥。亚洲很多国家中国美国的钱一起收,现在反过来要咬中国一口。真正的经济包围了。现在中国举步维艰。我躺平一年半了,考过教资和公务员都失败了。我跟爸妈说这种情况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是搞不定的。他们还不信。现在我爸妈上班的公司也面临倒闭了。他们才相信我的话。
你对上海交警的印象是怎么样的?
2023年5月,我的上海交警app出现了一个莫名违章,显示我有个电动车在杨浦区某地产生了违章,处罚款50元。因为我2023年至今都从来没去过那个地方,最关键的是我没有电动车,我便到了我这边的交警队提交了异地申诉并受理了,说是回去等结果。可过了一两个月,那个违章依然存在,于是我又去把流程走了一遍。不出意外的又是没卵用,感情是非得掏了这个莫须有的冤枉钱的节奏。 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拨打了市长热线投诉了这事,后来…
欲望太大了,大家都是怎么克制的?
欲望大是因为思想出了问题,试想如果一个体育运动员,只想发泄欲望,一定出不来好成绩。包括张志磊这样的超龄运动员。他们的欲望肯定要超过我们常人,而他们会通过加强训练来转移注意力。 我们普通人更没有理由把欲望之类的话挂在嘴边。 做有意义的事情,多多赚钱。 提高自身的素质,写出更好的文章,实现财务自由。
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
反华势力理想中的对中国禁运粮食:中国在耗光粮食储备后由于饥荒陷入内乱,激发社会矛盾导致内战,中国开始分崩离析。然后欧美联军以联合国的名义介入,开始吃共和国的血肉。 现实中当全球对中国进行粮食封锁:1:中国盘算储备粮和年产粮后,预计在减少工业消耗和降低肉食供给全面配给的前提下还能撑三年。 2:中国对刚恢复的绿地林地复耕,党中央下达应种尽种、能种尽种口号,种植高产粮粮食。 3:全国钢铁水泥生产进行调控,全…

内心强大的人都有什么表现?
东晋时期有个叫王敦的,被晋武帝招为驸马,在公主府上的时候,王敦去上厕所方便,看见厕所漆箱里面装满干枣,这本是如厕时,塞在鼻子里防臭用的,但王敦竟把它吃了个干净。 等方便完了后,侍婢又端上“澡豆”,这本是用来洗手的,但王敦拿起来,放在水里,一饮而尽。惹得侍婢掩口而笑。 因为这个故事衍生出了一个成语叫做“澡豆为饭",后来的人们用它来形容一个人没有见过世面的尴尬。 同样是如厕。 王敦去石崇家里做客,席间也…
51岁县住建局局长调任县纪委副书记,是好是坏?
这么跟你说吧,去年我们县的纪委副书记,调到了某局任了个分管工作的一级主任科员,连副局长都没任,纪委副书记虽然也是正科,但毕竟不是一把手,出去能任一把手局长都算重用 然后隔壁县有个局长,快退了为寻求平安,去了纪委,结果去年纪检干部内部整顿,每个县纪委都要从内部揪出来一个,他刚来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献祭了出来
如何看待大学生跟风似的考公?
今年高考录取分数,浙江警察学院超过了浙江大学,江苏警察学院超过了南京大学,两电一邮的录取分数非常靠前。 论考公,浙大,南大不如警察学院,论到大厂找工作,浙大,南大不如两电一邮,现在警察学院分数超浙大南大,以后两电一邮超浙大南大也不是不可能。 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工作,专业比学校重要,这个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间差80分,这个已经在今年广工的录取中看到了,人工智能专业录取分超590,管理…
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
不回来,浙江钱氏,因为站队老蒋,会被整体清算, 他回来是将功补过,对冲了,他浙江钱氏被清算的风险; 任何时候,他们家族,站错了队,总会有人出来擦屁股,或者说叫做力挽钱氏家族之危狂澜; 任何时候,家族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否则。浙江钱氏早就消失了; 要不为何,以颖川荀氏、陈氏为代表 颖川门阀们,会对于,河北地缘大本营的袁绍,和河南地缘大本营的曹操,两方押宝; 既然天意难测,那就把大概率事件——袁绍,和意…
胡塞为何不直接占据苏伊士运河收运费?
胡塞最大的优势是“没价值”,谁打他都是亏惨,美国打胡塞,哪怕1个美国人换10个胡塞,美国都受不了,同理胡塞周边海湾国家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之前沙特阿联酋打胡塞用的绝大部分都是雇佣兵,还是最最最不值钱的非洲苏丹等雇佣兵,因为他们认为用贵一点的雇佣兵都是亏,更何况用本来就不多的本国人。 论城市建设固定资产,胡塞一概没有,打出去哪怕一发武器都是亏。 很多人疯狂吹捧胡塞,怎么没想过,他们这么牛逼,为啥没统一也门…
为什么许多女生长大以后都喜欢将头发披起来?
据我观察... 到了30多,40多, 部分披头发的女孩子开始慢慢不同程度地丸子头,马尾起来了因为需要借助皮筋的力道,把脸部往上UP UP... 披头发,说明皮肤还咩有松弛,起码没意识到松弛 我是女的,不是臆想,确实碰到过这种“头发扎起来显年轻”这种情况。请看我加粗的文字, “部分”,不是全部。欢迎讨论,但是!要互相尊重,不然,我也没有。
你听过三观极正的一句话是什么?
林彪针对上将陈士榘说的一句话。 上世纪60年代初期,陈士榘的大儿子陈华刚上大学,这位将军之子儿时接触过苏联专家,喜欢苏联歌曲,苏联情结很深,一心想到苏联求学。小伙子有想法,又足够任性,就在假期坐火车跑到满洲里,打听如何能去苏联。 那时候中苏关系已经恶化,苏联是我们的主要敌人。他的找死举动很快被反映到公安机关,拘留后押送回到北京。 这下结结实实把爹给坑了,陈士榘不仅受批判,而且被逼承认是让儿子打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