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搜索结果 28 条

昆明也宜居,为什么东北人去海南不去云南?

但凡你到云南,包括不限于昆明、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瑞丽、腾冲、普洱,甚至很多没知名度的县城走一走,也不会得出如此结论。 你到云南的任何一个旅游城市,尤其是古镇、景区附近,无论是住酒店、民宿,还是坐出租车,还是吃饭喝奶茶咖啡,去酒吧去小卖部,碰到外地老板(不限于东北,华北、西北也不少,川渝也很多,甚至江浙安徽广东福建江西人也不少)的概率比本地人高太多了。候鸟更是基本承包了一个个楼盘。 顺…

湖北人真的精明吗?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这八个字才是湖北人的底色。 以张居正和铁道部长为例。 大明内阁首辅,与富国强兵搞改革, 这两样东西之间, 你说没关系吧,它确实有关系,毕竟首辅要对国家负责任嘛; 你说有关系吧,确实又没什么必须干的关系。 大明那么多首辅呢,安安稳稳做官,舒舒服服享受退休待遇的,占绝大多数。 可张居正呢,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搞改革,给大明续了50年寿命。 海瑞对张居正的评价是:“工与谋国,拙于谋身”。 连一个…

为什么东北人一听就是东北人?

快拉倒吧。 上个月去西双版纳玩。 离开的时候隔壁排队值机的队伍因为插队发生口角。 大概是这样的:有个说儿化音的北方人,值机时候行李有违禁品去安检那弄行李了,弄完了之后回值机柜台取登机牌。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插队嘛,坐过飞机应该都知道这个情况。 然后后面疑似四川口音的大妈就不乐意了,不让他插队,两人就发生了冲突。 好像疑似四川大妈爆了一句粗口。 北方人就来了一句:你们nfr就是没教养,没见识,第一次坐飞机吧。 …

来自东北人的疑惑,南方的菜分量到底有多小?

多年前有一个流传的笑话—— 南方某地来了个北方人,到处找饺子馆,终于找到一家烟火缭绕的饺子馆,进去便坐下点饺子; 北方人抬头看到墙上的价格表:XX馅一两XX元、XX馅二两XX元。。。 北方人大感不悦,吃个饺子还一两二两的卖??逗谁玩儿呢??塞牙缝呢?? 遂怒喊店主:“店家,给爷煮二斤饺子”!! 店主大惊,跑出来与客人沟通:您要二斤饺子是吗? 北方人拍桌子大喊:当然是啊!别废话赶紧上来先吃着,不够再添! 店主又…

说到湖北/湖北人,你有什么印象?

雷军和101都是典型湖北人性格,我接触的湖北人,不管平庸还是小有所成,性格方面都跟这两位八九不离十。 精打细算,脑子灵活,务实,有点小城府,也不是坏人,对人有防备心,混熟了就很真诚,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社交上拘谨,我看雷军出席某些场合,坐姿都很拘谨端正,完全没其他大佬放松。还有个特点就是,一些地位高的人能跟地位低很多的人玩的很好,我们这边比较少见。

长津湖战役后美国人带领十万北人南渡是“携民渡江”还是“胁民渡江”?

原本美军只是想顺便带走当地基督教会组织的4000教民,但是兴南附近的朝鲜平民听说有机会随美军撤走,纷纷涌向美军驻地附近,人数达到了十多万。人数远远超过美军预期的难民缺少食物,就冲击美军驻地求生,美军朝天鸣枪他们也不走,美军不得不向他们提供了食物和帐篷。 多数美军将领其实并不愿意带上难民撤退,因为船只运力不足,但是第十军团司令阿尔蒙德少将坚持要带他们走,认为见死不救有违道义,会对以后的军事行动不利,为…

在你眼中,你觉得湖北人怎么样?

在你眼中,你觉得湖北人怎么样?

这个问题下很多湖北IP的总结都非常到位且精准,也符合我对湖北人的一贯印象:眼光毒辣、头脑精明。 总结几个最典型特征。 1.看重智力,喜欢动脑子不用怀疑,湖北人是中国所有内陆省份中最热爱思考、也最崇拜智力的人群(把“内陆”这个条件去掉也大概率成立) 这个从湖北方言的特点中也可见一斑。 语言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就是说“不同语言所具有的结构、意义和使用等方面的差异,能够很大程度上体现…

为什么网络上的东北人和现实中的东北人差别这么大呢?

为什么网络上的东北人和现实中的东北人差别这么大呢?

这是他们嘴里说的一枪不开丢东北 这是他们嘴里说的东北人不讲文明 这是他们嘴里说的东北全是黑社会 这是他们嘴里说的东北只会吹牛逼不讲诚信 这是他们嘴里说的东北人野蛮 这是他们嘴里说的东北人爱使坏占便宜 这是他们嘴里说的东北人都是大忽悠 东北平均受教育程度领先全国,仅次于几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为什么受教育程度高?因为东北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的地方,或者说男女平等做的最好的地方,在发展中国家里,中…

湖北人和湖南人,二者有何差异?

两省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很犟。 另外一个具有相似特点的省份,是江西。 鄂湘赣这三个省份要是闹到一起,不是革命,就是造反。 像江淮这种老牌造反根据地,基本都是黄河改道、自然灾害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反它娘的。 但湖北、湖南不是。 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镇场子,有长江、湘江滋润,湖北、湖南的人从来都饿不死。 湖北、湖南造反,更多是一种传承几千年的精神图腾。 从“不服周”、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凡有际会风云…

京津人怎么看待河北人,会认为自己是河北人吗?

行政区划会严重影响族群认知,这是被无数实例证明了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邯郸人和一个秦皇岛人,他们的口音、饮食和生活习惯差别如此之大,但却同时认同自己是河北人,这难道不奇怪吗?他们有这种认知,难道不是行政区划导致的吗? 重庆升格为直辖市,才不过是不到三十年前的事情,短短三十年过去,重庆甚至还有很多四川时期的痕迹没有抹除(比如四川外国语大学),如今在互联网上,川渝大防已经快势同水火了。虽然在我一个…

东北人是如何看待非东北菜的?

江苏:淮扬菜真好吃,不愧是四大菜系之一,这汤面,这汤包,这把子肉,这狮子头,这蟹粉豆腐,绝了! 山东:鲁菜真好吃,不愧是四大菜系之一,这糖醋鲤鱼,这爆炒腰花,这葱烧海参,这九转大肠,绝了! 四川:川菜真好吃,不愧是四大菜系之一,这开水白菜,这麻婆豆腐,这跷脚牛肉,这回锅肉,绝了! 广东:粤菜真好吃,不愧是四大菜系之一,这白切鸡,这烧腊,这咕咾肉,这鱼生,这干炒牛河,绝了! 陕西:陕西菜真好吃,这凉皮…

为什么东北人这么爱吃鸡架?

因为你们那的鸡架,就是真的鸡骨架,十几块钱买一个拿回来只能嗦啰一下味儿。 沈阳的鸡架,是整鸡去掉鸡胸鸡翅鸡腿剩下的部分。至少也有1/3到1/4只鸡的肉。 当年我第一次去沈阳吃鸡架的时候是在沈阳的高中同学带我去吃的。我当时心里不屑一顾,一个破鸡架有啥好吃的?你味道上天了不还那点东西? 到了店里上来鸡架以后我特码惊了?你们沈阳管这玩意叫鸡架吗?这么豪横的吗?

东北人对张学良什么看法?

亲戚的亲戚。。。的亲戚叫卢广绩,原沈阳副市长,辽宁政协副主席。 他最初是张学良部下,因西安事变有功,解放后继续活跃于商政两界。 我听家人说,这老爷子不苟言笑,整天背着手,在家中踱来踱去,沉思不语。 他脑子里装着各种人和事儿,不停的计算,就像传说中的司马懿那个样子。 有亲戚子侄来了,他也点头笑笑,但不多话,只是让家下人给晚辈拿钱。 他晚年生活只有一个目标,等着老领导张学良回东北,再见当年的少帅一面。 但…

东北人为何那么热情与自来熟?

我说个真事,虽然很像段子但是确实是真事。 前几天我去南京出差时,晚上打车回某酒店。在路边随便拦了一辆出租车。 我:师傅,去某某酒店。 师傅:诶小伙子哪人啊,东北的? 我:嗯啊我东北的,诶师傅听你口音也是咱家那边的? 结果还真是!司机跟我是老乡(他铁岭我沈阳),我还挺开心,毕竟听见了熟悉的乡音。司机更开心,他说他在南京开了半年出租车也没碰见过几个老乡。 然后我们俩从南北差异聊到中美贸易战,聊了半个小时快到地…

非东北人是如何看待东北菜的?

去东北饺子馆,饺子15个为一份,25块钱。 我让老板给我来两份!老板居然瞧不起我,说我吃不了。经过老板强烈抗议,给我加了半份。 端上来一看,我去!这是饺子?比一般的饺子两个还大一圈!而且饺子皮都快包不住馅了。 硬塞了十五个,快翻白眼了。 最后结账的时候,老板一看用东北口音说:“说你吃不了吧?我以为你能吃多少!你也不行啊!给30块钱得了!” 最后在我强烈的要求下,只收了35块钱

为什么地三鲜里土豆青椒茄子三样普通家常蔬菜被东北人当作“鲜”?

首先,你要确定你吃到的地三鲜是不是正版地三鲜。 有句东北老话——出了山海关,没有地三鲜。 地三鲜的东北标准做法是,茄子土豆切滚刀块,青椒切三角片,茄子土豆炸到外面酥脆里头稀面,青椒拉油成微微虎皮,葱蒜小料(也有加少许干辣椒的)炝锅把三鲜下锅回炒,一碗碗汁儿带芡水怼进去(也有小料直接泡在碗汁里的做法),出锅时候淋调料油。 主打一个明油亮芡,挂汁儿不带汤,下口香而不腻,不能糊嘴,碗汁儿的香味带着土豆茄…

如何评价河北人?

就身边的河北人来看,总结出大部分都有的共同点。 无论少年,中年和老年。几乎每个阶段的河北人都充斥着一种焦虑和压抑的沉闷。但很多河北人又有一种与之相反幽默特征,甚至很难和前者联系起来。 我身边的河北人大都在一种难以形容的“和平”里相处,和平之下又是长久压抑的愤怒和不满。似乎只要有一个点爆发,这个人就能够跟你拼死干下去。 感觉河北人就是一个究极缝合怪,温柔又粗犷,焦虑又乐呵,体面又不拘小节,憨厚又狡诈…

东北人第一次去南方要注意什么?

有次在楼下看一个女生的水貂绒外披好看,多看了两眼,走过去搭话的时候那女生往后退了两步…退了两步… 然后我就跟她说,外披好看,哪里买的,我想买没看见靠谱的,然后她说网上的都差不多…我看她那样就没再继续说… 本人女啊,女生啊!小区楼下我能干啥!还是白天!

如何评价河北省和河北人?

我的大学室友,河北邢台的一个姑娘,刚报道的时候经典的河北朵拉头。她毕业于河北衡水的某一个学校,学校很没人性,食堂都没有凳子让人坐着吃饭,睡觉如果翻身了还要扣分,自习课擦个眼镜都要通报批评的那种。上了大学以后她头一次接触洗面奶,因为学校不让用,甚至防晒霜都不许用。然后这个河北的姑娘开始疯狂弥补自己生命中前18年不允许打扮的空缺,烫染头发是我们寝室最勤快的,化妆穿搭也是。她的美商增长很快,可以看出来河…

如何看待“如果把东北人和温州人或潮汕人整体人口置换,是否可以促进东北大发展"?

温州炒房团怎么来的? 一个村儿每家每户把钱凑起来,派出村儿里最精明强干的人,拿着这笔巨款,去外地搜刮楼市。 最开始一栋楼一栋楼的买。后来靠炒房赚了钱,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买。 不光炒房团,南方的很多生意人的思路都是这样。 ——大家把钱凑一起,用这笔巨额启动资金,带领全村人一起致富。这种模式的成功, 一方面得益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满地是黄金,遍地是机会,俗称风口。另一方面得益于,南方…